当不成日本首相了?64岁高市早苗遇挫无奈对华
栏目: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5-09-05 10:18

  跟公明党没谈拢联合执政的事儿,为了稳住场子,连坚持多年的靖国神社参拜都临时取消了。

  10月7日那场与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的闭门会谈,原本是为了敲定联合执政协议,结果却成了双方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公明党咬着丑闻不放,要求彻查自民党内部的资金黑洞,甚至提出要禁止党支部以下层级接受企业捐款。

  这无异于要斩断自民党派系政治的生命线,高市早苗的态度也很明确,改革可以谈,但不能动根本,更不能搞一刀切。

  自民党靠企业捐款维持组织运转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些财源不仅支撑着日常运作,更是派系斗争的重要筹码。

  会谈破裂的直接后果,就是原定10月15日举行的临时国会被迫推迟,可能要等到20日甚至更晚。

  这不是简单的议程调整,而是高市早苗的首相任命出现了实质性危机;没有公明党的议席支持,她根本无法在国会获得过半数选票,首相这事儿基本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这个信号非同小可,一旦公明党真的抽身而去,自民党在国会参众两院都将沦为少数派,连基本的执政资格都可能丧失。

  曾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执政联盟,如今变成了你防着我,我盯着你的互相猜忌。

  高市早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离首相宝座只有一步之遥,却被最信任的盟友在背后捅了一刀。

  高市早苗突然宣布取消原定在秋季例行大祭期间参拜靖国神社的计划,这对一个以强硬保守著称的政客来说,无异于公开打脸。

  但背后的原因却很现实:高市早苗必须先稳住执政联盟,同时也要应对即将到来的外交大考。

  面对中俄朝关系日趋紧密的外部环境,日本外交如果再因为历史问题生乱,新政府还没开张就先自废武功了。

  更关键的是,10月下旬还有一堆外交活动等着:APEC峰会、日本与东盟会议,甚至还有特朗普的可能访日。

  但这种退让是有代价的,自民党内部的保守派已经开始不满,有人觉得高市早苗变了,不再是那个国家主义战士。

  如果连自己的铁杆都搞不定,就算坐上首相宝座也坐不稳;高市早苗此刻就像走在钢丝上,一边是需要讨好的盟友和现实的外交需求,另一边是不能得罪的党内保守势力,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就算高市早苗能熬过眼前这关,真当上首相,前面还有三道绕不过去的关卡等着她,每一道都足以让她焦头烂额。

  自民党的政治资金丑闻说白了就是收钱没登记、花钱不报账,而且层层隐匿,早已让日本民众深恶痛绝。

  如果高市早苗不能在这方面拿出真本事,她在台上执政就像踩在薄冰上,指不定啥时候就塌了。

  第二道关是联合执政的软肋,现在和公明党之间的裂痕已经摆在台面上,即使勉强维持下去,也不过是表面兄弟。

  一个靠别人施舍议席的首相,实施政策的能力可想而知,处处受牵制,连个像样的内阁都可能组不起来。

  第三道关是最复杂的外交平衡,高市早苗要在党内保守势力和现实外交需求之间走钢丝,一头是要求她对中韩强硬的右翼,一头是希望她稳定邻国关系的主流社会与国际盟友。

  高市早苗既不能完全得罪党内的,又不能让外交陷入孤立;这种高难度操作,在安倍、菅义伟那里都没玩明白,她一个政治素人想两边都讨好,恐怕是“骑虎难下”。

  尤其是在中日关系上,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一旦关系紧张,日本经济将首当其冲,这是高市早苗不得不考虑的现实。

  从盟友撕破脸,到外交不得不退,再到党内风向不稳,高市早苗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日本政治的雷点上。

  日本需要的不是一个强硬的领导人,而是一场彻底的政治改革,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让权力运行更加透明。

  高市早苗想当首相,但现实告诉她,当首相不是靠个人意志,而是要在一堆老旧规则中杀出一条血路,但眼下来看,首相这一步,怕是越走越悬了。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高市早苗遭遇“开门黑”:与公明党谈僵了,首相指名选举或被迫推迟》,2025-10-09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