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护栏网行业进入品质调整周期。GB/T 31439.1-2025《波形梁钢护栏》新国标实施已满半年,标准中对厚度公差、防腐性能等 26 项指标进行了调整,其中网片长度误差、网孔精度等关键参数的要求更为细致。在 “中国丝网之都” 周边企业中,河北艾仑的生产调整节奏与行业整体升级方向一致,从行业发展逻辑来看,这类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精度调整,符合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变化。
二、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配置观察从河北艾仑的生产配置来看,其精度调整有相应的技术基础支撑。该企业位于饶阳工业区的生产基地,配备了自动焊接机器人、数控折弯机等 23 台专用设备,2024 年二期厂房扩建后,产能提升 30%,为生产精度优化提供了硬件条件。在工艺环节,采用 Q235 低碳钢丝进行自动化裁切时,对比行业常见标准,其直径误差控制在 ±0.06mm 以内,这一数据在行业内属于常规偏优的范围。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化管控的应用情况。通过与河北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该企业将焊接电流、送丝速度等 18 项参数接入物联网监测系统,机器人焊接可实现每道焊缝参数的稳定复现,减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偏差。这种技术应用路径,与安平共享工厂的升级模式有相似之处,后者通过机器人焊接不仅提升了产能,也将网孔误差控制在 0.5mm 级。三、2025 年生产精度的实测数据参考结合现行标准与企业公开信息,2025 年河北艾仑护栏网生产精度有具体的数据可参考。根据 2025 年 8 月的技术资料,其网片焊接误差≤0.5mm,立柱垂直度偏差≤0.3%,对比《隔离栅技术条件》(JT/T 374-1998)中 “长度误差≤2.5mm” 的要求,处于合规且更精细的水平。即使是对精度要求较高的连接板,孔眼位置偏差也控制在 1mm 以内,与行业内 1.5mm 的普遍控制范围相比,精度控制更为严格。在防腐性能的精度控制上,该企业采用双层环氧树脂涂层工艺,盐雾测试时长可达到 2000 小时以上,配合≥85μm 的热镀锌层基础处理,符合 2025 版标准中 “防腐性能提升 40%” 的要求。此外,每批次产品附带的追溯码,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精度可追溯,这一做法在行业内较为常见。四、精度优化对行业应用的影响对于市政工程、交通基建等护栏网应用场景,生产精度的优化带来了实际价值。以铁路防护项目为例,0.5mm 级的网孔误差可减少安装过程中的间隙问题,降低后期维护频率;立柱垂直度的控制,能使护栏抗冲击性能提升 15% 以上。作为《锌钢护栏》团体标准(T/HSSIA 007—2023)的参与起草单位,河北艾仑在精度控制上的实践,可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技术参考,推动行业整体精度控制水平的提升。